
齒輪泵結構劃分內齧合齒輪泵和外齧合齒輪泵 |
發布者:齒輪泵 發布時間:2021/12/07 【大 中 小】【打印】 |
齒輪泵按結構不同分爲外齧合齒輪泵和內齧合齒輪泵,而以外齧合齒輪泵應用廣。 齒輪泵結構特點: 1、自吸性能好; 2、吸排方向完全取決于泵軸的回轉方向; 3、泵的流量不大、連續,但有脈動,噪音較大;脈動率在11%~27%,其不均勻度與齒輪齒數、形狀有關,斜齒輪比直齒輪不均勻度小,而人字齒輪又比斜齒輪不均勻度小,齒數越少脈動率越大;理論流量由工作部件的尺寸和轉速決定,與排出壓力無關;排出壓力與負載的壓力有關; 4、結構簡單、價格低廉,易損件少(不需設吸排閥),耐沖擊,工作可靠,可與電機直接連接(不需設減速裝置); 5、摩擦面多,不宜排送含固體顆粒的液體,宜排送油類。 外啮合齒輪泵相互啮合的对齿轮的齿圆柱和两侧端面,靠紧泵壳的内壁,各齿槽与壳体内壁之间围成了系列互不相通的密封工作空腔K。由啮合轮齿隔开的D、G腔分别是与泵吸入口和排出口相通的吸入室和排出室。齒輪泵的基本形式就是两个尺寸相同的齿轮在个紧密配合的壳体内相互啮合旋转,这个壳体的内部类似“8”字形,两个齿轮装在里面,齿轮的外径及两侧与壳体紧密配合。物料在吸入口进入两个齿轮中间,并充满这空间,随着齿的旋转沿壳体运动,后在两齿啮合时排出。 内啮合齒輪泵由壳体、内转子、外转子和泵盖等组成。内转子用键或销子固定在转子轴上,由曲轴齿轮直接或间接驱动,内转子和外转子中心的偏心距为e,内转子带动外转子一起沿同一方向转动。一般转子式机油泵的内转子有4个或4个以上的凸齿,外转子的凹齿数比内转子的凸子数多一个,这样内、外转子同向不同步的旋转。转子的外廓形状曲线为次摆线。转子齿形齿廓设计得使转子转到任何角度时,内、外转子每个齿的齿形廓线上总能互相成点接触。这样内、外转子间形成4个工作腔,随着转子的转动,这4个工作腔的容积是不断变化的。在进油道的一侧空腔,由于转子脱开啮合,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机油被吸入,转子继续旋转,机油被带到出油道的一侧,这时,转子正好进入啮合,使这一空腔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机油从齿间挤出并经出油道压送出去。这样,随着转子的不断旋转,机油就不断地被吸入和压出。 内啮合齒輪泵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吸油真空度较大,泵油量大,供油均匀性好,成本低,在中、小型发动机上应用广泛。 其缺点是内外转子啮合表面的滑动阻力比齒輪泵大,因此功率消耗较大。 |
上一篇:齒輪油泵設備運行可靠性與裝配精度泄漏問題
下一篇:齒輪泵的工作原理及特點 |